提到童年,脑海里最先想到的画面是什么?
是第一次父母带你去动物园的那个下午,是外婆家榕树下和小伙伴的追逐打闹,还是好不容易赚来零花钱去小卖部买到小布丁吃下的第一口…
无论快乐或悲伤,那些画面里的我们,都格外的真诚和简单。
但奇怪的是,随着长大,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,我们好似被迫穿上了一层层外壳,不再是因快乐而微笑,因悲伤而哭泣,真实的自己和情绪一起,被藏进了心里,渴望却又害怕被人发现。
你呢?那个藏在你心里的小孩,TA还好吗?
什么是“退行”?
退行,一种心理防御机制,是指一个人在面临焦虑、挫折或其他应激状态下,心理状态会返回到更早之前的发展阶段,放弃已经学会的相对成熟的应对方式,用更原始或幼稚的方法来处理问题。
“退行”现象有哪些?
一个人的心理发展,不像一棵不断向上生长的树木,更像是一道风中的波浪,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影响而起起伏伏。
一个成年人在激烈争吵的时候,可能会突然像个孩子满地打滚来表达抗议,也可能会在压力很大的时候不停咬指甲,这些都是常见的退行现象。
退行现象在童年更为常见,比如一个已经学会自行上厕所的孩子,在感到焦虑不安的时候可能会像之前一样频繁尿床。
而即便我们长大成年,退行可能会在任何年龄发生。
那么在退行的时候,一个平时看起来成熟稳重的成年人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子呢?
有些退行的表现看起来是消极的:有些人只是大哭或轻声呜咽;有些人会木然地一言不发;有些人则会大声尖叫、耍脾气、乱扔东西、对着别人乱吼乱骂,甚至会有攻击倾向,比如会抓人、咬人;还有些人可能会伤害自己,比如用头撞墙等。
而有些退行的表现则更加温和,比如想要抱着毛绒绒的玩具,或是一个人小声地自言自语,或者突然变得特别粘人,想寻求依赖;还有一些退行表现更加积极,比如有些人会投身到儿童式的游戏中,显得天真活泼,不在意社会标准的评判,更关注自身的主观感受,甚至表现出很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为什么想要回到童年?
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,退行主要是为了处理焦虑、对抗挫折,那么很多人可能会有所疑问:成年状态都无法较好地应对,一个人变成孩子模样就真的能解决问题吗?
其实,退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本身,更多是在心理层面寻找一种面对焦虑和压力的方式。
对于退行的意义,心理学家们有两种不同的看法。
一些人认为,退行是一种逃避行为,是个人精神遭遇创伤的信号,是心理发展不够稳定的体现,如果一个人经常退行或过度依赖这种防御机制,可能会导致某些神经症或精神疾病。
而另一些人会更关注退行积极的一面,认为退行并非是对幼稚本身的回归,而是努力获得某些更重要的东西,比如童年时光的纯真感、安全感,比如爱的回应和信任关系,如果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退行,可以让人的精神得以复苏,获得更原始的创造力。
心理学家Michael Balint主要研究心理治疗过程中的退行现象,就将退行分为两种:
第一类是恶性退行:有些人退行是因为在更早的阶段,他们的心理结构虽然是不完整的或不充分的,但他们能依附在其他人身上获得精神上的满足。
童年对有些人来说之所以值得向往,是因为有人可以充分地照顾自己,这份关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,同样是心理上的。
所以,这类退行本质上只是在寻找一个工具性的客体,满足自己的渴望,一旦无法实现,他们就会感到沮丧、喧闹、甚至展现攻击性。
第二类是良性退行:在这类退行中,人回到过去是为了对某些问题、自己的内心结构进行再认,是为了寻求新的发现而创造新的开始;也可能是利用童年心理状态的优势,比如更丰富的想象,更开放的思维,来构建一个自主性的空间,完成对现实焦虑的化解。
成年人面对生活压力,有很多种心理防御机制来应对,无论外表看上去多么强大的人,总有一些时刻渴望如孩童般无所畏忌。
一些看似“幼稚的行为”有时能让人巧妙地化解严重的焦虑,还能一定程度带人穿越到过去,重温过去的美好和满足。
让一次次的退行,成就一次次更好的前行。
以上。